2025年8月27日,IBM与NASA在Hugging Face开源平台发布全球首个高分辨率太阳物理学AI基础模型“Surya”(梵语意为“太阳”),通过分析太阳动力学天文台9年收集的观测数据,实现对太阳耀斑、日冕物质抛射等活动的精准预测,为电网、卫星通信、航空导航等关键基础设施提供防护。
技术攻坚:处理“宇宙级”数据挑战
Surya的训练数据包含超过200万张高分辨率太阳图像,每张图像大小是普通AI训练数据的10倍。为高效处理海量数据,IBM研发了多架构混合计算框架,结合GPU加速与量子启发算法,使模型训练时间缩短73%。最终模型具备前所未有的空间分辨率,可识别直径仅500公里的太阳表面特征(相当于识别地球上一座中型城市)。
NASA首席科学数据官Kevin Murphy评价:“Surya将太阳活动分析速度提升至小时级,而传统方法需要数天甚至数周。例如,当模型检测到可能引发地磁暴的日冕物质抛射时,可提前12小时向电网运营商发送预警,为应急响应争取宝贵时间。”
开源生态:推动全球科研协作
IBM将Surya模型及全球最大规模的太阳物理学数据集完全开源,供科研机构、企业及开发者自由使用。国内某气象科技公司已基于Surya开发出“电网风险评估系统”,通过模拟太阳风暴对变压器的电磁影响,帮助南方电网优化设备维护计划,预计每年减少停电损失超2亿。
IBM研究院负责人Juan Bernabe-Moreno表示:“太空天气预报如同地面灾害,需要全球协作。Surya的开源将加速技术普及,未来计划与国内科研机构合作,开发针对低纬度地区的预测模型,提升国内基础设施的防护能力。”
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预测,到2028年,AI驱动的太空天气预报将覆盖80%的卫星运营商及航空企业,减少因太阳风暴导致的经济损失超400亿。Surya的发布,标志着人类在应对宇宙级风险时迈出了关键一步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