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9月1日起,新修订的《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》正式实施,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。根据规定,9月1日后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,但为消化旧标准库存,市场设置3个月销售过渡期。
新国标强化安全与环保要求
新标准对电动自行车的防火性能、电池安全、限速装置等提出更高要求。例如,车辆需配备防篡改控制器,最高时速不超过25公里;电池组需通过针刺、挤压等安全测试,降低起火风险。此外,新国标鼓励轻量化设计,减少资源消耗。
过渡期保障消费者权益
过渡期内,部分门店可同时销售新旧标准车辆,但需明确标注产品信息。相关部门建议消费者优先选择新国标车型,并可通过“以旧换新”政策享受补贴。例如,某品牌推出旧车折价1000元、新车直降500元的优惠,吸引用户升级。
行业洗牌加速技术升级
新国标实施将淘汰部分技术落后的小企业,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。头部企业如雅迪、爱玛等已提前布局符合新标准的车型,并通过智能化功能(如互联、定位)提升竞争力。业内人士预计,过渡期后,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年销量将稳定在5000万辆左右,高端化、智能化成为主流趋势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