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,国内通信行业迎来关键节点:5G-A(5G-Advanced)网络正式进入商用阶段。这项被业界称为“5.5G”的技术,在速率、时延、连接能力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,其最直观体验是“比5G快10倍”。
技术突破:从千兆到万兆的跨越
根据测试数据,5G-A的下载峰值速率可达10Gbps,较5G初期的1Gbps提升10倍;上传速率从100Mbps跃升至1Gbps,支持4K视频直播、全息交互等对称业务。更关键的是,5G-A将定位精度从5G的米级提升至厘米级,时延压缩至毫秒级,为工业自动化、车联网等场景提供可能。
“5G-A不是简单的速度升级,而是通信能力的代际跃迁。”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解释,“例如,在智能工厂中,5G-A可实现机械臂的实时协同控制,误差控制在0.1毫米以内;在自动驾驶领域,厘米级定位能让车辆精准识别车道线,甚至预判道路凸起。”
商用进展:300城覆盖与终端普及
截至2025年8月,国内运营商已在31个省份部署5G-A测试网络,预计年底覆盖超300个城市,支撑5000万用户。移动计划投资百亿元,完成40万基站的智能化改造;电信则聚焦工业互联网、低空经济等场景,联合华为、中兴等企业开展创新试点。
终端层面,主流手机厂商已推出支持5G-A的机型。小米15 Ultra、荣耀Magic7 Pro等旗舰产品通过软件升级即可启用5G-A功能,而华为Mate 70系列则内置5G-A芯片,实现更稳定的连接。
应用场景:从消费端到产业端
5G-A的商用正催生新的商业模式。在消费端,云游戏、扩展现实(XR)等业务因带宽提升而加速普及;在产业端,5G-A与AI、大数据的融合,正在重塑传统行业。
例如,在浙江宁波的港口,5G-A支撑的无人集卡可实现多车协同编队,效率提升40%;在广东深圳,5G-A远程系统将时延控制在20毫秒以内,让专家可实时操控千里之外的机械臂。
“5G-A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。”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,“它不仅能让现有应用跑得更快,更能孵化出脑机接口、低空物流等前沿领域,成为新一轮科技升级的‘连接器’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