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8月,小米汽车交付新车81302台,同比增长212%,创下国内新势力品牌单月交付纪录。更令人瞩目的是,其智能电动汽车业务毛利率达26.4%,经营亏损收窄至3亿,距离盈利仅一步之遥。
爆款策略:YU7“上市即爆单”
小米汽车的成功,离不开爆款车型的拉动。2025年6月上市的中大型SUV YU7,上市18小时锁单量突破24万辆,8月周销量力压特斯拉Model Y,登顶中大型SUV榜首。
“YU7的热销,证明小米‘性价比+生态’模式的威力。”小米汽车CEO雷军表示,“我们通过自研电机、电池、电控技术,将成本压缩15%;同时,依托小米智能家居生态,打造‘车家互联’的独特体验。”
产能爬坡:二期工厂投产后月产能突破3.5万辆
为应对订单激增,小米汽车正在加速扩产。2025年7月,其二期工厂在亦庄投产,新增年产能40万辆。目前,小米汽车总产能已达60万辆/年,但仍无法满足市场需求。
“我们正在与供应商协商,将部分零部件改为‘直供模式’,缩短交付周期。”小米汽车供应链负责人透露,“预计2025年四季度,YU7的交付周期将从目前的12周缩短至6周。”
盈利预期:2026年或成“盈利元年”
根据财报数据,2025年二季度,小米汽车业务营收213亿,毛利率26.4%,远超特斯拉同期的18.9%和理想的21.8%。分析机构预测,随着规模效应显现和供应链成本下降,小米汽车有望在2026年实现全年盈利。
“小米汽车的逻辑是‘用互联网思维造车’。”雷军总结,“我们不追求短期利润,而是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快速占领市场,再通过软件服务、生态增值实现长期收益。”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